編號 : C29 洪美瑜 德貞女子中學

感想報告

日月如梭, 光陰荏苒, 九天的交流活動, 真是依依不捨, 令人難忘。 回想起來, 我卻有幸能夠認識來自本港三十九間中學的中六學生, 並且能夠與他們一起度過世紀末的聖誕和千禧年, 實是我今生今世的榮幸。

我的第一次…………

我是第一次參加交流團, 而且我又是第一次乘搭飛機到那麼遙遠的地方。 對於一個從未離開父母的我, 要跟著一些從不相識的人一起相處九日, 我當然未曾想過。 但是我從來沒有擔心和憂慮。 相反地, 母親卻怕我到那裡沒有足夠衣服穿, 沒有足夠食物吃, 便提早一星期為我準備。 於是, 我背著沈甸甸的行李出發去我從未去過的地方 ── 南京、蘇州、上海。

對於南京、蘇州、上海之感……..

我們第一站是南京, 南京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古色古香, 有很多舊式建築物至今仍屹立不倒, 或者被仿造建成, 如我們住的酒店 ── 南京狀元樓。 雖然曾是歷代首都的南京有很多有特色的名勝早已被日軍摧毀, 變成頹垣敗瓦, 殘缺不全, 但是南京仍保留繁華、熱鬧的特色, 令我們仿如置身於當時的首都一樣。

蘇州卻是一個山水天堂, 是一個名勝與文化匯聚的地方, 我們所到的寒山寺、虎丘, 有水鄉之稱的周莊等都是有著樸實古老的色彩。 面對這些山水, 令我排除不少苦惱和困憂, 真是一好地方。

當旅遊巴士在上海高架路上行駛時, 我們四十位「港燦」看見窗外高聳雄偉、燈火明亮的建築物, 不禁發出驚嘆的叫聲。 上海不愧為中國的經濟重點地區。 雖然香港有「東方之珠」的美譽, 但上海的明珠明顯地比香港明亮。

發現自己對中國之情………..

當我在填寫入境紙時, 我詫異為何要在國藉一欄填寫「中國」才能進入中國, 但我明明是英國藉, 後來我才發覺自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中國人。 令我有此轉變的是在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後發現的。 當我看見我們的同胞受到日本人欺凌和殺害的圖片和錄像帶時, 我心裡不禁冒著一團憤怒的火, 真想向日本人討回公道, 我漸漸發覺自己對中國之情加深不少, 實有賴今次的交流團。

與大家相處這九天, 我覺得每天都很難忘。 最難忘的一天就是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千禧前夕) 那天下午, 我們到信宏中學交流, 並與他們一起晚餐和共度千禧。 我很驚喜因為我相識的那位上海朋友竟然來酒店與我共度千禧。 我們眾人在酒店大堂一起倒數, 飲香檳, 觀看煙花, 並圍在鋼琴旁唱歌至凌晨兩時。 然後, 我與那位上海朋友傾談、分享, 直至大家都累了才睡, 我覺得那天無論在學術上或友誼上真的得益不少,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難忘的日子。

最大危機……….

我們在上海、南京分別與該地各一間中學交流, 雖然這些學生很謙遜, 不標榜自己的成績, 但從交流表演中可見他們無論在學術、音樂、運動和舞蹈上都比我們優勝。 我曾與偕行的小學老師傾談, 分享他們到不同學校交流時的心得, 得知上海、南京的小學生很積極地回答老師的問題, 每當有疑難時會詢問老師, 反觀香港的學生比較文靜, 很少主動提出問題。 中國的高中, 分開文藝班、文科班和理科班, 讓一些有美術、音樂、體育等才華的學生能發揮潛能, 將來向美術、音樂、體育這一方面發展。 香港和上海都是中國主要經濟地區, 而人才的素質是一個地區或國家致富的條件, 所以我們這一群「新人類」必須要努力, 才能保持香港的地位。 另外, 當我到上海書城時, 發覺每一層都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愛書之人。 由此可見, 上海人很喜歡閱讀, 令我十分佩服, 於是我也不甘示弱, 擇我所愛, 立即買下, 令我滿袋子都是書籍。

雖然我們以「香港優秀學生」的名義來參加考察和交流活動, 但我覺得「香港優秀學生」實不敢當。 反而, 我覺得同行中的其中幾位, 才是真正的「優秀學生」。

我們四十人有幸能夠認識, 實是天主的安排, 如果我們相約在十年後, 於同一天, 去同一的地方(南京、蘇州、上海), 不知道那種感覺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