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
偉達教育交流中心

主頁
 
交流回顧
網上資源
誠意推薦
聯絡我們
coopedu@netvigator.com

最近更新日期

版權所有,2006 年
偉達教育交流中心

談談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 讀《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東莞市大朗一中初一級(B)黃俊華

2004.01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以教師本位、知識本位為主流,強調的是嚴明紀律、正襟危坐;注重的是步調一致,要求統一;學生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亦步亦趨。從“傳道、授業、解惑”開始,我們教育的舞臺上就很少見到一張張活潑可愛的臉。在這種類型的課堂中學習,學生無疑是千人一面,被動接受,失卻了自我,流失了個性。

社會文明發展到今天,人的價值和人的潛力已經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學生人性,成為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我們教育工作者都在積極探索一個與此相適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當郭思樂教授的“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出臺以後,很快成為教育工作者的一盞導向燈,為我們在摸索中的老師指明了方向,也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

郭思樂教授所著《教育走向生本》倡導生本教育的價值觀是“一切為了學生”,倫理觀是“高度尊重學生”,行為觀是“全面依靠學生”。

過去那種為了評選而精心設計的教案,課堂上教師關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風采,讓學生“出彩”也是為教師設計的教案服務。從表面上看,這樣的課,教學目標明確,一切按計劃進行,學生也在參與,也有收穫,高高興興,熱熱鬧鬧,天衣無縫,準時下課。但是教師實際上事前不向學生進行調查,課堂上也不關心學生在想些什麼,這樣的課怎麼能使每個學生得到主動發展?《教育走向生本》書中鮮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學生”就應該是相信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人人可以創新”,“潛能無限”。

我們應該區別的是:老師是在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是認真地發現、理解學生自己的思想火花;還是視而不見,急忙,甚至強硬地讓學生去“痛飲”教師準備的那“一桶水”。“全面依靠學生”就是不僅認識到學生是教育物件,還要認識到學生更是教育資源。教師是在充當泥瓦匠,辛苦地塑造、雕鑿學生?還是藝術地調動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自我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在數學課程中,如何認識並處理好數學學習與學生身心發展的關係愈來愈成為構建21世紀數學新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課題。教育部在經過充分醞釀和研究,出臺了《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這本《標準》,為我們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新的任務。在《標準》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我們在吸取前人的改革的成果,但又要摒棄現成的教學模式和程式化套路的模式,在數學課堂中應儘量還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空間,應該把數學學習回歸真實的自然狀態,回到現實生活中來,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展示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的個性。

我認為,數學老師應該著力解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如何將學生數學學習的共性和個性結合起來,將教師個性化的教和學生個性化的學結合起來,尋求數學課堂中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基本規律;第二,如何在數學教育的性質和特點的定位下,在數學課程改革的框架下,把教育的理想和教育的現實結合起來,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更為廣闊的自主選擇的空間;第三,如何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興趣、學習個性出發創造性地設計我們的數學教育教學。

為此,我們數學老師在數學課堂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沒有好壞之分,只有不同之分。但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注重的是學生接受性學習方案的設計,學習過程變成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一個個指令的過程,學生缺失個性的現象甚為嚴重。我們所倡導的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是指學生根據自己的內部需求、學習風格和外部學習環境自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其根本出發點和核心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還應從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角度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確立合作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等新的學習觀念與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動性與創造性。從而讓不同個性的學習同伴,友好地開展數學學習,優勢互補,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

例如:本學期我在一次數學課中,引導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言,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你遇到的近似數與準確數,有兩個學生出人意料的提出π與深證指數的問題。

下面是一些學生的回答:

學生甲:我有1個頭,2只手,1和2都是準確數。(學生鼓掌)

學生乙:π是近似數。

我問:你為什麼認為π是近似數?

學生乙答:因為π=3.1415926535…

有部分同學肯定學生乙的結論是正確的,還有一些同學不能判斷π到底是近似數還是準確數?我就解釋:π本身應該是一個準確數,因為π是代表圓周率,只有當π取一定的值時(比如π取3.14),它才是近似數。再如, 是一個準確數,但當 取0.33或0.333時,0.33與0.333就是近似數。

學生丙:深證指數是近似數,因為深證指數是一個統計圖表中的資料。

我肯定了他的說法。

可見,我們老師應該在數學課堂中營造個性化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我們應把它定位為一種服務關係,即“教”為“學”服務,“主導”為“主體”服務,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表現為對學生的理解、尊重、熱愛,使自己的服務對象學得開心、學得舒心、學得有意義,使學生有“輕輕鬆松來學習,不知不覺有提高”的體會。

學生與學生的關係,我們把它定位一種合作關係,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參與數學課堂學習,小組內部相互平等、互相學習、互相探討。

這些關係可以用以下流程圖來表示為:

學生:提取舊知 自我探索 交流結果 解決問題 形成新知 新舊整合

教師:提供材料 參與指導 協調評價 點撥激勵 適當幫助 組織比較

這樣,課堂中教師的服務既表現為對學生的個體學習服務,又表現為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服務。從而保證了學生是學習主體,是發展的中心,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