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    吳裕玲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復旦大學––––上海聞名學府﹐據說其學術成就謹次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當經過宏偉而樸實無華的大門﹐就已產生極大的好奇心﹐望能一窺這所大學是怎樣培訓祖國專才。

當旅遊巴緩緩地駛過豎立在正門廣場內的毛澤東像﹐我們就來到預先安排的招待室﹐那裡早已有位教授等侯著為我們介紹復旦大學。原本復旦大學是公開招考學生的﹐每年來自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考生來到這裡競爭有限的學額。可想而知能成功入讀復旦大學的學生是何等的出類拔萃。相對而言﹐在香港﹐二萬多的預科生為爭取萬多個大學學位﹐就已累得叫苦連天。若我們生於內地﹐恐怕多半已半途而廢了。香港的學生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不要以為復旦大學的學生只專注於自己所選修科目的成績﹐連一向被視為弱項的英語﹐他們亦能掌握自如。聽教授說﹐他們的學生即使與外國人交談溝通﹐也能應對如流。看看香港學生﹐雖說香港是一個國際化都市﹐英語水平理應高於其他亞洲國家﹐但近年的數據顯示﹐香港人的英語水平已被新加坡、日本以及台灣所趕過。即使遇上外國人問路這麼簡單的事情﹐也總是結結巴巴﹐半天也未能回答。眾所周知﹐今天中港交流頻仍﹐內地對外貿門說的並非空談無據﹐從復旦一遊已可知箇中原因。聽過介紹﹐已知復旦大學乃首屈一指的學府﹐其中最著名的學系就是新聞系。在這樣的學府所培訓出來的新聞人才﹐難道只會依本旨辨事﹐而不會歇力爭取新聞從業員所渴求的新聞自由?相信若果他們不斷爭取﹐中國的新聞自由始終有開放的一天。抱著這個信心﹐從前陌生的家國之情早已湧上心頭。

臨離開復旦大學﹐參觀了那裡的圖書館。在館內﹐不少學生正在專心複習﹐我們的出現似乎打擾了他們﹐不時向我們投以好奇的目光。雖然圖書館內並沒有先進舒適的設備﹐只有略為殘舊的椅桌;雖然沒有安裝空調﹐只有數把大風扇﹐學生依舊不受這些客觀條件所限制﹐各自溫習。這情景使我聯想到香港的大學生﹐縱使有舒適的學習環境﹐又有多少懂得物盡其用呢?在香港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學生成功入讀大學之後﹐往往以為可以放縱自己﹐只顧玩樂或從事兼職﹐學業似乎變成了無關痛癢的事情了。若香港年青一代不自省自勵﹐將來就只有吃不完的苦頭了。

上海復旦大學之行﹐不但使我加深了對內地教育的認識﹐亦開始瞭解到我們將要面對的前途危機。人們說上海就像十年前的香港﹐眼看現在上海發展迅速﹐不到十年上海的經濟發展恐怕已追上香港了。這時侯我們的競爭對象不再只局限於本地的畢業生﹐而是國內數以十萬計的人才。縱使如此﹐香港人擁有的是逆境求存的精神﹐望年青一輩能將這種精神延續下去﹐以維持香港繁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