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C30 陳偉玲 香港四邑工商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交流的目的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當大家正和親友們商量怎樣度過千禧前的最後一個聖誕時, 我已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踏上了我的旅程, 一個為期九天的滬寧交流團。

這個交流團共有四十人, 為了方便大家互相照應, 我們被分成四組, 每組十人, 我被編排到第三組。 我們行程的第一站是南京, 下榻在夫子廟旁的狀元樓。 夫子廟街是南京最出名的購物中心, 感覺有些像香港的女人街, 在那兒購物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講價。 在聖誕節當日, 我和其他九個組員一起逛街, 我們之間珍貴的情誼便在一片討價還價聲中漸漸萌芽。

在南京逗留了三天, 然後便到了上海。 上海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燈飾, 無論你到那兒, 都是燈火通明的, 當中尤以上海灘的燈飾最為漂亮。 那兒每棟建築物有獨特的設計, 配合各種不同色調的燈光, 愈發顯出建築物的雄偉。

在南京和上海, 我們一共和兩所中學的學生作交流。 這次交流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內地的學生除了學習基本的學科知識外, 還在其他課外活動方面有良好的成績。 他們當中有的擅長聲樂, 有的擅長打籃球………而我所認識的三位內地同學都是擅長樂器, 不僅可以調劑緊張的學習生活, 更能使自己有一技之長, 為沉悶的學習生活增添幾分樂趣。

在九天的行程中, 我們和內地學生交流的時間大約只有七、八小時, 其餘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本港學生互相交流。 在我認識的九位組員中, 有的學業成績彪炳, 有的擅長朗誦, 有的擅長樂器, 有的喜愛涉獵各種不同種類的書籍……….可以說是各有所長。 我覺得要和內地的同學維繫一份友誼就必須要有恆心, 要勤於寫信, 透過文字互相瞭解對方。 相比之下, 和本港同學聯絡就容易得多了, 只需要一個電話便能作長時間的交談, 而且可以定期舉行聚會。 無論如何, 從此我的腦子裡又多了十二個新名字。

今次交流, 我體會到內地學校很注重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多方面的發展, 不是單方面重視學習成績, 所以內地同學的發展很全面。

近年來, 很多本港學生都擔心內地的人才湧入香港, 搶走港人的「飯碗」。 我覺得與其擔心別人搶走自己的「飯碗」, 倒不如努力學習, 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正所謂「各人頭頂一片天」, 只要自己有實力, 無論去到那兒都會有良好的發展機會。

無可否認, 內地的確有很多高等學府培養出一批批的人材, 我們在看到國內教育美好一面的同時亦不應忽略了它有缺陷的另一面。 事實上國內的一些窮鄉僻壤的地方仍然有許多文盲, 教育仍未能普及到每個角落。 與此同時, 香港的學生亦有他們的優點, 例如:本港的資訊發展一日千里, 電腦的應用也遍及每個階層。 由此可見, 本港的學生善於接受新事物, 而且能將新事物加以改善, 應用到每個層面。 因此, 我覺得我們應用不卑不亢的態度去和內地的朋友相處, 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來彌補不足之處, 從而使大家都能共同進步, 共同建設社會和祖國, 我深信這就是這次交流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