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
偉達教育交流中心

主頁
 
交流回顧
網上資源
誠意推薦
聯絡我們
coopedu@netvigator.com

最近更新日期

版權所有,2006 年
偉達教育交流中心

課改:走進“生本”天地寬

包宇

郭思樂教授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中給生本教育下的定義:所謂生本教育就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與師本教育相比較,支撐生本教育體系的有三個基本理念: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倫理觀,高度尊重學生;行為觀,全面依靠學生。這與當前我們國家課程標準中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教育教學理念是一脈相承、息息相通的。


一、全面依靠學生,學生學習的路越走越寬


生本教育的行為觀是全面依靠學生。他首先把學生作為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資源來看待的。例如對同一個問題,有多少學生就有多少種思考方法,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有多少種,如果每人各獻一策,交流出來,資源分享,那將是多麼大的財富。而師本教育把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寄託於老師一人,且不說老師的思路能否為學生所接受,僅就思維的空間來說,優劣已見分曉。例如語文的識字教學,為學會一個生字學生會想出很多辦法來。“蒙”這個字學生易寫錯,少了中間的一橫,學生為了糾錯,想了不少好辦法,如析字打字謎就很有趣,“草字頭,禿寶蓋,一棒打中豬腦袋(打一字)”。“豕”字的字義是豬,一棒就強調了那一橫,這樣又有趣又容易記。


其次,他認為學生將在某種教育生態環境中蓬勃發展,這就是他的“生態論”。也就是說老師提供的教育適合了學生學習的需要時,學生會表現為忘我地學習,他的潛能就能夠發揮出來。師本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的教育。這種教育往往把人們引入一個誤區,學生學得好就是老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差就是學生笨或是不認真學。生本教育的認識卻是學生學得好是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老師也提供了恰當的教育方式。這種適合表現為學生忘我的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狀態。反之,學生學得差,往往就是老師的責任了,這說明你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適合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潛能的開發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因為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幾萬年人類進化歷史的學習遺傳基因。所謂的教得好與不好,是看你是否把學生的學習潛能開發利用起來。


二、高度尊重學生,老師教育教學的路越走越寬


生本教育的倫理觀是高度尊重學生。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原則。生本教育中老師的教不能定位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應該起著學習引路(提出學習任務,明確學習目的,確立學習方向)、學習幫助(提供學習模式,組織學習活動,解答疑難問題)、學習的激勵(對學習評估,鞭策、鼓勵、表揚)的作用。下面就以一個課例來說明生本教育是怎樣放手讓學生大有作為的。


“同學們,有些同學容易把‘廉、鐮、兼、嫌、賺、謙、歉’等幾個字搞混,我們怎樣想辦法把他們區分開來?”學生翻著字典想主意,有一個學生皺著眉頭問我怎麼辦?我說你們想辦法,比如說看他們有沒有親戚關係,又有什麼不同。學生恍然大悟,不一會兒作文寫好了,題目是“廉字一大家”。文中這樣寫道:“廉是清正廉潔、鐵面無私的包爺爺。嫌,她叫嫌棄,是愛生氣小心眼的小妹妹。鐮,名叫鐮刀,農民稱之為助人為樂的小夥子……我在學生面前讀了這篇作文,推廣了他的學習方法,還列印該文上了校報,並向報刊投稿。這些做法給學生以極大的鼓勵,使他們充滿了學習熱情。


師本教育的學生學習是靠老師的監督進行的,老師的監督對課內的學習是有作用的,但對課外的學習則收效甚微,根源是學生被動學習。生本教育的學生學習的動力靠的是學習興趣,靠的是學習熱情。課內課外的學習都是靠著這種內驅力驅動著,老師的作用是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師本教育星期天的作業,多半是抄課文寫生字詞,但生本教育理念的作業就會豐富多彩。噴泉廣場上的詩文佳句、公益廣告、警示用語比比皆是。同學們可以帶著小本子去摘抄,遇到不會的地方可以向遊人請教。這樣既能欣賞美麗的噴泉,又能學習豐富的廣場文化,真是一舉兩得。學生當然樂意去做。其實,豈止是一舉兩得,向人請教時不是在口語交際嗎?留心身邊,留心生活,處處留心,長此以往還能培養學習習慣呢。高層次的教育不就是培養習慣嗎?從這個角度來說真是好處多多了。學生抄的那些詞句我們在校內、課堂進行討論交流、資源分享,同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學習經驗進行推廣、學習進步給予獎勵等等。這就是“課外的勁頭課內鼓。”


三、一切為了學生,考試的路越走越寬


一切為了學生,是生本教育的教育價值原則。這一原則在考試方面最為突出,師本教育的考試是帶有極強的功利思想的考試,考試的目的很少是為了學生,它是選拔精英式的考試,是教師排隊、學生分類式的考試,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考試。生本教育的考試是以增強自信、培養個性、發現差異、鼓舞熱情為目的的考試。


生本教育的考試概括一下有幾個特徵:


1.算一筆總帳。筆者認為他的算總賬有兩層含義:

A.空間上的算總賬是指考試的全方位和多角度,同於我們國家課程標準中的三個維度,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度,這是一個全面意義上的考試。

B.時間上的算總賬是指考試的週期性。這是針對師本教育中頻繁地、反復地帶有功利思想的考試而提出的。生本教育不是不要考試,而是不要頻繁地考,不要帶有濃厚的功利思想的考。

就此問題郭教授打了兩個形象的比喻,養雞廠主要把雞養大養肥,不能不間斷地把雞放在秤上稱一稱。不言而喻,頻繁地考是不能教好學生的。另一個比喻是村婦蒸饅頭總是不放心,常常把籠屜打開看一看,這樣也是蒸不熟饅頭的。其實頻繁的考試說明我們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不放心,只有用不停地考和無休止的比較來驅動。客觀上使師生疲于應付各種不同的考試,天天忙得疲憊不堪、心力憔悴,還哪有精力去潛心鑽研和用心學習?相信學生,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時間,讓學生安安心心地學習,全神貫注地學習,進入忘我的學習境界。


2.考的動態性,把學生放在學習過程中考察,考能夠反映學生的進步、發展、變化,及時地起到調節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的作用。

例如學生堅持每天寫日記,每天都有寫的字數統計,學生只跟自己的過去相比,學生每天的進步都能看得見,那麼他會越寫越想寫,他的寫作熱情也越寫越高。


3.考的多樣性。

A.以賽代考,或是多賽少考。同是寫日記,我們可以比賽誰寫得字數多(對於初寫作文者),還可以比賽誰的錯字少、誰的書寫工整規範、比賽誰的內容豐富、句子生動等等。

B.以達標代考。達標是指達到某種標準大家都成功,讓每人都有成功感。


總之,生本教育的考試是否成功的標準是看考試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能否鼓舞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勇氣。這是一切為了學生這個最基本的教育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我們的教育教學會學得愉快,教得輕鬆,考得精彩!真是走進生本天地寬!